一周速记 7 :为什么要写博客

为什么要写博客:

人生是一连串的刹那。

这个问题或许每个写作者都会遇到——“我写的这些东西真的有用吗?它真的有存在的价值吗?” 过去,我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我写的内容往往来源于日记或随想,有时甚至一整周的内容并不能构成一篇完整的文章。

直到本周,推送机制连续向我推荐了几篇相关内容,让我开始认真审视自己的写作。

以下是其中一篇,我认为写得很棒:


让我们坦率一点吧,你写了一篇博客,根本没有人读。

至少,没有你期望的那么多读者。你用心构思文章,精雕细琢每一个句子,精心挑选配图,然而最后却毫无反响——没有点赞,没有分享,没有互动。

那么,写博客的意义何在?

关于写博客,存在两个误解。一个是:只要我写出好文章,读者自然会来。事实并非如此。互联网浩瀚无垠,博客文章如同风中的一片叶子,几乎无人注意。

另一个误解是:如果没人阅读,写作就是浪费时间。

其实,博客有其隐藏的价值。你写博客不是为了博得掌声,而是为了满足自己。

写作能让思维更清晰,帮助你理清思绪、加深理解。当你写作时,你会思考得更深入,而思考得更深入,才能带来更好的行动。

博客的首要读者并非他人,而是未来的你。你的文章将见证你思想的演变。

此外,也许某天,某个真正需要这篇文章的人,会偶然找到它。一篇有深度的文章,往往比一篇病毒式传播的文章影响更深远、更持久。

写博客,就像街头摄影。你拿着相机,漫步街头,捕捉某个充满光影、人性、情绪的瞬间,并将其记录下来。

或许没有人关心你拍到了什么,但这并不是你摄影的理由。你摄影,是因为你看到了某些值得记录的东西。

写博客也是如此。你写作,是因为你在思考,在观察,在记录。你希望将这些想法存放在某个地方。

如果有人读到了,那很好。如果没有,你的写作依然完成了。

这才是重点。


除此之外,还有另一篇文章让我印象深刻,可惜原文已经无法直接访问了:

写博客的意义

只能贴出这张截图,勉强看看吧 ( ̄▽ ̄)”

这两篇文章都阐述了同一个观点:写博客的意义,不在于获得关注,而在于它能帮助你学习、记录当下,并在互联网世界里留下属于你的痕迹。

这与我对博客的定位不谋而合(其实是别人当了我的嘴替hhh),也让我想起最近在读的《被讨厌的勇气》里的一句话:

人生是一连串的刹那。

相比照片或影像记录,我更喜欢用文字定格记忆,或者说这些”刹那“。文字留给人更多想象的空间,让我在多年后回顾这些博客时,能够重新感受当时的自己,揣摩彼时的思绪。这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

人生看似是一条连贯的线,实则由无数个点组成——博客、日记,甚至随笔,都是这些点的记录。

所谓人生的连续性,不过是这些刹那的积累。


一次失败的尝试:

这两周主要精力都放在网络问题的研究上。解决 docker 容器里奇奇怪怪的网络错误,鼓捣用于翻越 gfw 的网络协议,都是非常麻烦的事,但麻烦的同时也很有趣。

在此期间看到了 cyp 学长折腾软路由的文章于是奔着好玩,购置了一台 Nanopi R2S 也想掌控一下宿舍内的网络。

Nanopi R2S,非常小巧

遗憾的是由于学艺不精以及对于学校的网络拓扑图谈不上了解,所以第一次尝试失败了,打算在下周重新给它刷一下机,换一个系统下载插件再试试(在这里不得不感叹 cyp 学长是真能折腾以及真会折腾😥,又是为自己太菜感到悲伤的一天…)。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虽然软路由暂时没搞定,但自建梯子还是顺利搭好了(虽然这本身不算什么难事)。此外,由于国外服务器的性能远超我的实际需求,我打算在上面折腾一些有趣的东西,不过具体做什么,还在考虑中。

一直以来,拥有一个自由的上网环境都是我的追求,而学习这些知识,说到底也是为了翻越 GFW,获取更开放的信息,或者说更接近全貌的信息。这让我想起当年的柏林墙——它或许能阻挡人们的脚步,却无法阻挡人们渴望交流与自由的心愿。


有趣的文章:

gpt 眼中的人生,在 gpt4.5 出来后有人做的实验,十分有趣。

学习(并分享)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如何放下阻碍学习的挫败感和自我怀疑。这其实是阻碍我们进步的最大原因,想的太多,而做的太少,从而陷入深深的焦虑与自我怀疑中。


下周不一定见,在学校内的素材积累进度有点慢,偶尔积攒够了,就来写上一写o( ̄▽ ̄)ブ。毕竟是我在写博客,而不是博客在赶我,思考与表达也是需要缓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