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os 14:-无主题杂记

2025年09月26日
17 min read
week浮生札记

简介:

这个月做了很多事情,很多事都有点感想,让我把它们拼凑一下~。

后湖晚霞
后湖晚霞


办了一场 ctf 新生赛:

承接去年:办了一场 ctf 校赛

前言

最近办了一场学校的 ctf 新生赛,这也许是我最后一次接触 ctf,目前比赛算是结束了,复盘一下比赛,复盘一下我自己。

起因

接手了信安协会会长一职。虽然我已经很久没有碰安全相关的东西,但奈何 23 级也确实没啥人搞安全,为了维持协会「不死」,还是需要这个名头挂着。(其实 HNU 的协会大多都这样,学校如果再不给予多点支持的话,未来是否还会有学生社团都是个问题🤨)

这次比赛的起因可以说是十分潦草。

当 9.2 左右最开始被告知要办一场 ctf 新生赛时,我的第一反应是认为新成立了网安学院,学院对信安协会的支持力度变大了,心中幻想着接手协会后美好的未来——直到多读了几行文字后:最迟都要在 9.20 号办出来,要响应国家的网络安全周,需要交一些照片上去。

果然不能对学校抱有什么不切实际的幻想😑。

但我们还是需要为这碟醋包这盘饺子,于是只能紧急拉了 l1uyun、Moyuin 学妹 以及 Lucian 学弟组成“草台班子”,需要筹备平台、预算、奖品、出题等一系列活动。

是的,我们真的叫“草台班子”
是的,我们真的叫“草台班子”

预算

办之前最担心的是预算问题,要知道,去年的 ctf 新生赛的奖金到现在都还没发到我手上。并且如果走计财处那边的流程的话会很麻烦,经常需要去和她们扯嘴皮,我最烦这种事情。

结果最后被老师告知此次比赛的资金网安院会直接出,不需要走什么周转流程,让我大大地舒了一口气。

当然,在没有领到我应得的劳务费之前,我是不会对这个报销环节有任何好评的😤。

平台

值得庆幸的是,由于去年 l1uyun 已经办过一次新生赛,将当时比赛平台运行时的镜像都保存了下来,所以平台的部署很方便,仅仅需要个服务器,放上去 docker-compose 一把梭即可。再加上大家基本都有服务器运维经验,使得该流程是这几个环节中最顺利的一步。

最近我还在尝试为该平台开发一个 agent (主要目的其实是熟悉个开发框架),这样明年部署完就可以自动推送通知和检查作弊了,也许明年部署起来会更加容易。不过明年是否还有这个比赛还是个问题...总而言之,我只做好我该做的。

奖品

奖品这次也十分方便,没有像上次那样大规模的采购。院里的老师将以前收赞助积压在院内的奖品搬了出来当奖品——2020年的 360 的耳机...咸鱼上目前售价 30 (甚至没有二等奖的航天水杯贵...)。但这不关我事了,一等奖和二等奖也不是我决定的😂,希望领到的学弟学妹们不要在意。

最后我在麓山文创那边购置了一些 HNU 文创,作为热身赛以及三等奖的奖品,让我没有想到的是,大家对于 HNU 的抱枕意外的感兴趣。发完奖品后恰好还剩下来五个马克杯给我们这些筹备比赛的人员,也算是一种奇妙的缘分。

马克杯
马克杯

出题

出题是本次环节中最麻烦的一环。因为这是一个面向新生的比赛,参加这个比赛的时候,他们才刚开学一个周,可能有人距离第一次敲下 hello, world 才几天,所以我们出题肯定不能出太难,于是整个比赛就奔着趣味计算机科普小游戏去了(

我本次比赛一共出了 4 道题,两道 misc 和两道 reverse (然后就被 chy 学长狠狠拷打了😭,我只是嫌麻烦懒得在 mac 上验题而已,原谅我这个这么久没碰逆向的人吧)。

龙猫和有点重的图片都是非常简单的 misc 题。本着让大家可以用 ai 就能一下子做出来的原则,也就没有刻意地再去套密码学的内容了。

两道 reverse 也是随便水的,按着我之前做过一两周 reverse 的经历。第一道 ida f5 或者 string 查找一下对应的字符一下子就可以做出来。

而第二道则因为本身没考虑过加密算法,算法是让 ai 随机生成的一个异或加密,于是就发生 hash 碰撞了,每一轮异或撞出来的 hash 理论上都可以通过验证,所以许可证密钥 plus 就成了一道废题。不过还好除了 chy 学长之外,并没有人发现这个错误,所以在紧急下掉这个题目后倒也没有引起什么大的问题,就当这是我草台班子的证明吧。

除此之外,由于 osint 的题目实在太难出了,所以我们沿用了去年的 see_see_need 的出题思路,重出了一道 see_see_need_again,现在访问 /flag 页面依然可以看到那个虚假的 flag,所以这真的不是夹带私货,纯粹是出题困难了🥺。

去年的 0sint
去年的 0sint

wp以及颁奖:

验收 wp 本身没有什么值得细讲的,我能看出来大家都是用 ai 复制粘贴上来糊弄的,这其中有一部分我们没有提前告知需要提交 wp 的原因,另外就是大家没有参加过 ctf,不知道提交 wp 也是比赛的一环,我觉得是可以理解的。这其实也和我糊弄某些课程的报告一样,交着 ai 胡诌一通的报告,根本不考虑报告本身的逻辑。也算是让参赛的学弟学妹们提前体验了一下糊弄老师的感觉?但也无所谓了,往后这种事还多着呢......

颁奖更是彰显了我们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草台班子。

教室是临时被赶去的,横幅是提前 15 min 挂上去的,电脑是没有带的(其实是带了,但是临时换的教室的投影仪没有 c 口连不上 mac...),邀请的指导老师是没有来的,奖品是遗漏了一些在寝室没有带来的,上去讲的东西完全是没有底稿随便一通乱讲的...

总而言之,一切的一切似乎都和预想有一些出入,但从结果来看,一切又似乎是不错的——至少我成功包完了这盘“饺子”。

插曲与结语:

在办这个新生赛的过程中,我在寻找思路的时候偶然间逛到了杭电的 wiki以及看了 Moyuin 学妹发在群里的学长的博客

我看到他写下的一句话:

这或许就是我大一的真实写照:随波逐流,一个我个人最不喜欢的标签。随波逐流地伪装着学习,随波逐流地参加社团,随波逐流地逃课,随波逐流地开始晚睡…. 不胜枚举。

这大抵就是我想建立一个关于信安交流群的初衷,让更多的大一的同学能在想了解一些专业学习情况时,有更方便的途径来向他人请教,抑或各位优秀的学姐学长,抑或各位博学的老师。

这句话十分打动我,而热情是相互感染的。所以我也心血来潮的在群里发了 HNU wiki 这种想法,并且也带动了大家的热情,于是大家就建立了这个目前看起来很简略的 wiki 站。

当然了,我不敢保证未来这个 wiki 站会怎样。毕竟在学长学姐那边的投稿征集也并不顺利,而每个人的热情永远是有限且会枯竭的,但我觉得如果它能帮到或者说启发激励了一些人就已经达到了我的目的了。

“A small effort will make a big difference.” 我高中英语老师经常念叨着这句话,而词汇量匮乏的我也经常将它写进作文,现在看来确实是有道理的。

我自己也许成不了 hacker 了,但如果能看到一个学弟学妹能因为我们办的新生赛萌生了一颗成为 hacker 的心——那我觉得这次新生赛的目的就完全达到了。

这大概就是本次新生赛夹带的所有私货了。

或许还有些别的,但谁在乎呢?反正我的任期 kpi 已经结束了✌️。


空洞骑士:丝之歌:

作为一个十分喜欢空洞骑士的玩家,我在丝之歌出的第一时间购买了这款游戏(其实并非第一时间,被卡在 steam 购买界面足足 2h 🥲)。

没看攻略四处瞎逛导致的
没看攻略四处瞎逛导致的

虽然本作的难度在网上饱受诟病,但有着前作经验的我还是算比较顺利的打完了,漫无目的的四处乱逛(最开始不看攻略是这样的),享受探索的乐趣。

是的,我喜欢这类类银河恶魔城游戏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探索。或者说不断的新鲜感,去到不同的地图,挑战不同的 boss,观察游戏的细节,然后还原整个游戏的故事。

游戏中刻画的细节很打动我,例如朝圣这个主题,我们可以看到谢尔码一路从骸底镇走到起源终殿,最终对圣堡祛魅;能见证加蒙德以及扎扎感人肺腑的友情;也可以看到机枢舞者随着音乐的变奏起舞和在最后一幕落寞的演出,除此之外,类似于圣堡里富豪遍地,而圣堡工厂里的工人均掉不了”几个子”,并且一直咳嗽不停...这些都让我觉得 team cherry 有在认真打磨这款游戏,也不枉费我等了它 4 年。

没有意外的话,丝之歌应该是我的年度游戏了(虽然今年本身也没有玩几个游戏😂)。


Me? :

如果你正在读这篇博客,那么应该可以注意到正上方顶部的导航栏正中间有一个名为 「Me」 的页面, 这个页面是我基于上一篇博客提到的方法所构建的,实现上稍微加了一点个人风味,但大差不差。

之所以构建这个页面,是因为我很想做一个自我解构

从根本上来讲,我是很难定义“我”的。所以与其说我是一个怎样的人,也许展示我与这个世界发生了怎样的联系是更好描述“我”的方法。

博客对于我而言是一个表达和连接的地方,我通过表达在这里认识了一些很有意思的朋友,所以我希望借 「Me」 这个页面 Connect 更多有趣的人。

因为如果对 「Me」 页面有所共鸣,那么至少证明我们跟世界有着一段相同的联系。而大多数时候,我们表达也只是为了筛选一些和自己灵魂相似、志趣相同的人,所以对于我来说,构建了这个 「Me」 页面,更像是邀请别人进入一个碎片迷宫来拼凑一个 Cry(是不是很有一种魂类游戏的叙事感😂)。

除此之外,一个人的兴趣也会随着时间流动,因此我在 「Me」 页面展示的也只是我最近正在阅读或者观看的内容,如果持续更新,它就会动态记录下我的整个变化,也许我最近看文学,而后就变成了社科和经济等书籍,「Me」 页面的变化也就能反映出我在不同阶段的兴趣与爱好,满足了这个博客记录的意义,并且从观察连续的时间线来审视自己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最近在看:

《命运石之门》:也许会考虑写一篇观后感,虽然目前第一季都还没看完(在写完的时候已经看完了),但已经想写很多东西了。

吉卜力工作室的电影:宫崎骏的动画小时候看很温馨,长大了更温馨有趣!


忙于各类学习,拖了这么久也差不多~

留下你的想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