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
也许根据这里就能还原出"我"?
Reading · Games · Movies · Anime
文学
4 本书
十三年前的小说,却预见了现在。颇有 1984 的味道,遗憾的是设定以及略有限矫揉造作的文笔使它显得不是那么耐看。

茨威格回忆录,记述一战前欧洲文化黄金时代与知识分子命运,反思战争对文明的摧残。
就像是身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人们并不知道自己已然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些所谓的称谓,永远是基于后人的命名,当然,这也同样适用于现在的我们。

《山茶文具店》讲述在镰仓经营文具店的鸠子,代人书写各类信件,传递情感与心意的故事。
日本作家总是能以平淡地笔触描绘出细腻的生活(当然,这与译者也有很大联系),让人在不经意间感受到生活本身所带来的美好。 我一直觉得写信是一件非常浪漫的事,文字本身就够浪漫了。再将自己的心事付诸于笔端,更是浪漫到了极点,时光总会老去,但留在信纸上的却是永远的感动。 而《山茶文具店》讲述的就是写信的故事,女主作为代笔,帮助每一个到店中的人写信。13个故事中,存在思念、分手、借钱,都是些看似鸡毛蒜皮的小事,但交织在一起,便是生活,是那些进店寻求代笔写信人的生活,也是女主雨宫鸠子的生活。 看着信件中懊悔的语句时,我也在想,要是能多沟通一点,耐心一点,是不是就不会有那么多遗憾了呢? 这很难评判。不过可以借书中的一句话来讲:“与其苦苦追寻失去的东西,还不如好好珍惜眼前拥有的东西。希望有朝一日,能笑着谈论今天。”

《窄门》探讨爱情中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展现主角在宗教信仰与世俗情感间的挣扎与悲剧。
“你们要努力进窄门。” 这是贯穿了阿莉莎一生的话。 都说看窄门会看的很难受,拧巴的爱情除了让人感到高尚外,留下的只有窒息。就像两个回避性依恋人格在互相拉扯,然而拉扯之间,阿莉莎爱的具体人却变成了抽象人。这恰巧是恋爱的大忌,因为人越是喜欢探讨抽象概念,越是觉得自己崇高。越觉得抽象的人可爱,就会越觉得身边的人不可爱,因为忙着爱人类,以至于没有时间爱具体的人。因为忙着进窄门,而不愿意同妈妈和妹妹一般得到轻易的爱情,与众不同之间凸显了信仰,更神化了爱情。自然,两人再也走不到一起。 “我将阿莉莎一点点抬高,把她塑造成偶像,用所有喜欢的东西装点着她。而如今,除却疲乏之外,这番经营还剩下什么呢?一放任自流,阿莉莎就会降回平庸的层次;而我也一样,若处于那个层次,就不会再爱她。为了与她在同一个高度相见,我单凭自身努力抬高了她。这番令人疲惫的美德努力到底有多么荒唐和虚幻啊!如果我们当初都少一些自大,这份爱情本来很简单……然而,从今往后,坚守一份没有对象的爱情,到底有何意义呢?这是顽固,而不是忠诚。忠于什么?一个误会吗?承认自己弄错了,难道不是最明智之举吗?” 与其说“我”爱上了阿莉莎,不如说是我们互相爱上了想象中的对方,但“我”从来不是那个“我”,透过窄门看到的“我”,终究也是狭窄的,故而“我”直至最后也不能与其一同进窄门。 很喜欢很早之前看到的一句话: 完美的爱情便是允许爱情中的不完美。 我从不羡慕窄门,只渴求那宽门旁有人相伴,所谓“良辰美景,不放轻过,布衣菜饭,可乐终身。” 这才是我对爱情的追求。
技术
1 本书
《人月神话》探讨软件开发中的项目管理难题,指出“人月”不能简单等同工作量,强调沟通协作与系统设计的重要性。
软件工程没有银弹.对于今天日渐兴盛的 vibe coding 尤为重要.但无论如何评价,唯有实践才能真正体会到项目管理中的难处
心理
1 本书
《被讨厌的勇气》以阿德勒心理学为核心,倡导挣脱过去束缚,接纳自我,通过贡献感获得幸福,强调课题分离与活在当下。
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赋予经历的意义。因此,改变的关键不在于追溯原因,而在于当下的选择。当做到“课题分离”后,也许我们能更好的处理人际关系,而不再去为干涉别人的“课题”而烦恼
经济
1 本书
《小狗钱钱》通过童话故事,讲述小女孩在会说话的拉布拉多犬“钱钱”指导下学习理财,掌握财富积累与管理方法。
作为很多人推荐的经济学启蒙书,小狗钱钱并未达到我的预期,也许现在阅读还是稍晚了一些,如果放在小时候启蒙大概是一本很不错的书吧。